當現場主義者變遠端工作者 | 工程師兼矽谷輕鬆談主持人 Kenji 談職涯轉換的取捨

Looking for inspiration for my new job 當現場主義者變遠端工作者 | 工程師兼矽谷輕鬆談主持人 Kenji 談職涯轉換的取捨
Source: Envato Elements

當工作場所從辦公室變成 Anywhere,資深軟體工程師 Kenji 經歷了哪些優勢和挑戰?又是什麼原因讓他決定跳脫傳統辦公室,成為全遠端工作者?斜槓知名 Podcaster 身份的 Kenji 如何兼顧正職和 Podcast 的產出?讓我們一起來品味 Kenji 的職場告白。

Remote Work 體驗開啟職涯全新想像

Young man working remotely and heaving a meeting
Source: Envato Elements

直到 2019 年前,資深軟體工程師 Kenji 沒有考慮過遠端工作,但從 2020 年 3 月開始,因防疫需求被迫 Remote Working 後,逐排除了當初對遠端工作的疑慮。

「我原本沒有考慮過遠端工作,我甚至在遠端工作後不久就開始懷念以前在公司的日子,包括和同事之間的交流、在公司 Buffet 餐廳解決午餐的方便,還有公司辦公設施的一應俱全,特別是當你在家裡面對一堆雜事、網路訊號不穩的時候,但快兩年的體驗下來,發現生活多了很多彈性。」

遠端工作撞牆期:工時變長 x 線上會議疲勞

Young tired female student in headphones keeping head on copybook
Source: Envato Elements

在遠端工作潮興起初期,第一次體驗遠端工作的他非常享受難得的自由,但漸漸地,他也和許多人一樣遇到遠端工作的撞牆期——工時變長及線上會議過多引起的疲勞。

「你長期待在同一個環境,生產工具又垂手可得,很容易一接到同事傳來的訊息又回頭工作,上下班界限變得模糊不清。」

至於線上會議,透過螢幕只能看到 2D 版的同事,既抓不到他們的肢體訊號,又沒辦法藉一些 Small Talk 時刻轉換心情,到後來只要線上會議持續 1、2 個小時,就會感覺疲勞。

Kenji 所居住的城市西雅圖從去年 3 月封城到今年 7 月解封,環境挑戰加上超過一年足不出戶,一度使他陷入情緒低潮,所幸在他完成疫苗接種,有機會外出放鬆心情並調整了工作模式後獲得緩解。

遠端工作小確幸:時間更彈性、生活圈更大

Smiling woman preparing for live broadcast with followers.
Source: Envato Elements

不過遠端工作也不光只有挑戰,更多的時間彈性也讓他有機會更好地打理生活。「以前要去一趟銀行還要特別告知同事你要消失半小時、一小時。現在只要你開會時間出現,訊息有回,維持產出品質就可以了。」

除了時間彈性,遠端工作也拓展了部分工作人士的生活圈子。「過去你得住在公司附近,活動範圍就只限在本地,但這 1、2 年來,我的同事可以轉換不同工作場景,這段時間也許待在灣區,下一段時間也許人在紐約。」

遠端工作如何保持專注?找到熱情與最在乎的事情

Smoking is a bad habit
Source: Envato Elements

「你對自己做的事情必須要有熱情,否則很容易就會擺爛;你也要找到對你來說很重要的事情,這樣一來,即使缺乏監督你也會做好事情。」

不過他說,像他們這種科技業工作者本來就習慣多工,很常程式寫到一半被要求去處理其他問題,例如除錯(Debug)之類的。所以現在居家辦公也持續學習如何在照顧家庭和工作之間取得平衡,分擔太太照顧寶寶的辛苦。

遠端工作者先決條件:主動溝通、積極溝通

Businesswoman talking to colleague
Source: Envato Elements

「遠端工作的溝通永遠不嫌多!就連我們在辦公室面對面上班,主管事情講一遍你可能都記不住了,更何況 Remote。」

Kenji 觀察到,已經在自己的專業領域累積了幾年的工作經驗,並且知道遠端協作的有效方法,具備清楚表達能力者比較適合從事遠端工作。

「遠端工作非常講究溝通,文字因為沒有語氣、溫度,很容易造成表達不清楚的問題,所以你要學習如何清楚地用文字表達自己,並且要隨時報告進度,主動溝通,甚至要 Over-communicate(過度溝通)!」

Kenji

新鮮人剛畢業就成為遠端工作者會面臨很大的挑戰,因為產業內的東西一定跟學校學的不一樣。「剛進公司最好有人可以親自 Mentor 你,手把手教學,你會比較快 Pick up。反之,如果你剛畢業又不擅長主動溝通,就得花更多時間去找答案。」

既然終究要遠端,何不現在就遠端

疫情揮之不去,在可見的未來,大部分的企業或許還是會維持全遠端工作的形式,Kenji 思索原生遠距企業或遠距優先的企業在團隊部署方面的思考可能會比一般企業來得周全,於是向來奉行現場主義的他決定轉換新環境,加入全遠端團隊。

「其實變成全遠端工作者對我而言不是 0 與 1,只是一種新的嘗試,如果接下來 2、3 年工作體驗感覺不錯,那就繼續維持,如果未來大家都回到辦公室,我也可以回辦公室。」

談遠端工作減薪:市場價值主導薪資結構

「我可以理解許多工作者主張雇主給薪應該以工作內容為考量這件事,同時我也認為薪資根據工作場域的不同而有所調整不無道理。」

舊金山、紐約和西雅圖都是一線城市,生活費用比較高,其中又以舊金山搶人才搶得最兇,在市場價值的驅動下,自然有機會談到比較高的薪資,所以工作者可能需要有所取捨。

從 Block 到 Brex | 觀察不同規模企業、體驗 Brex 的遠端文化 

離開金融科技上市公司 Block(前稱 Square,Square 於 2021 年 12 月 1 日宣布改名為 Block)加入金融科技新創 Brex,除了想要就近觀察企業的成長軌跡和作不同職場體驗外,部分原因也是因為 Brex 對遠端工作的思考非常透徹。

而 Kenji 加入 Brex 之後也明顯感覺到領導層很認真積極在凝聚全公司的士氣。「CEO 每週一會發一封 Weekly Email 與公司全員分享公司發展和一些故事,並會在每週四的全員大會上向所有人更新產品研發、募資進度,甚至還開放員工自由提問任何跟公司相關的問題,讓大家知道 CEO 的看法。」

再強大的遠端工作團隊,有時還是需要面對面接觸才有效把團隊成員之間的關係變得更立體。所以 Brex 也決定每年辦全員工大會,無論是辦黑客松(Hackathon)還是任何活動,只要有機會就會凝聚所有人。「我 7 月加入公司以來,一共有 2 次機會實際見到同事,一次是小組員工旅遊,另一次是 CTO(技術長)來西雅圖,揪西雅圖地區的同事們一起碰面。」

Brex 的遠端管理 | 非同步工作、集體出席必要會議、鼓勵文字溝通

Group of business people that working on the project in the office
Source: Envato Elements

「同事們以非同步工作為主,但彼此還是需要有重疊的工作時間,比如 Standup Meeting(站立會議)時就要全體組員參加討論,其餘的時間則以文字溝通居多。公司的 Written Culture(書寫文化)很成熟,你把要溝通的事情梳理好,寫在 Google Docs、Wiki Page 就可以了,公司不會強制你要多久時間內回覆,同事間也很自覺,不會耽誤工作。」

他坦言,傳統職場上普遍存在一個很弔詭的現象,那就是給居家上班的員工扣上容易鬆懈的帽子,但其實只要員工照著公司的 OKR 走,產生優質的工作成果,雇主可以不用知道員工怎麼利用自己的時間。

延伸閱讀:最快 5 分鐘散會!揭橫跨 8 時區全遠端工程團隊不輸傳統辦公的管理心法

斜槓 Podcaster 的工程師

除了軟體工程師的身份以外,Kenji 還是台灣知名 Podcaster,與任職資料科學家的太太柯柯一起經營 Podcast 節目矽谷輕鬆談 Just Kidding Tech,每週與聽眾分享美國科技業第一手消息、軟體開發、職涯發展、美國生活和科技公司的新聞和八卦。

「我是 Podcast 重度聽眾,我開車通勤不是聽音樂就是聽 Podcast,而且許多 Podcast 節目的內容很棒、很具啟發性。然而 2018、19 年的中文 Podcast 節目很少,所以乾脆入手麥克風,打開 Garage Band(音樂編輯軟體),自己開台當 Podcaster,跟中文聽眾分享實用資訊。」

之所以挑 Podcast 作為創作題目,是因為他自認不擅長寫作,製作 YouTube 影片又太花時間,「一分鐘的影片可能就要花一小時來剪輯」;相較之下,Podcast 製作時間較短,本身的生產能量和表達能力還可以應付,不如就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正職 x Podcast 兩頭燒 | 想做就會堅持做 題材發想從日常做起

身處競爭激烈的科技業,Kenji 既要應付忙碌的軟體開發工作,又要持續搜集 Podcast 素材,再把艱難的知識解構成簡單易懂的資訊進行分享,兩頭燒的他也曾想偷懶停更,比如迎接家中寶寶出生時,「但我對經營 Podcast 的內在動機非常強烈,所以還是會繼續去做。」

「做任何事情最難的就是開始做和持續做,很多人還沒開始就放棄了,也有很多人半途就下車了,自從 2020 年聽經濟爆紅以來,許多人投入經營 Podcast,但也有許多人沒堅持住。」

「最重要的是你對這件事情有沒有熱情?有沒有驅動力?很多事情,你不是沒時間做,而是沒挪時間做。」

Kenji

他說,除了閱讀書籍外,自己每天也會利用零碎的時間去閱讀新聞,長期累積下來,在週末錄音前就可以規劃出當週要聊的主題。

「以前我是當天才想本週要聊什麼,後來開始練習從平日就搜集可用的題材。」

創作的收穫 | 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認識更多人

Podcast 的內容創作讓他練成更好的解釋能力、記憶能力和自律能力。「人們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輸入,整天接收受了各種資訊,但輸出的比例太少,導致很多事情過目即忘。但我因為做 Podcast 的關係,就得練習怎麼講這件事情別人才比較好懂,在反覆練習的過程中也加深了自己對有關資訊的印象。再來,因為我每個禮拜都要強迫自己做功課,所以也變得更自律。」

此外,經營 Podcast 還讓他有機會認識世界各地的人才和新朋友。「我們配合 Podcast 開設了一個 Slack 頻道與聽眾交流,結果發現我們的聽眾群個個臥虎藏龍,還互助內推矽谷公司。」

回顧 2 年來經營 Podcast 的時光,他笑說,明明發布 Podcast 開播預告集是 2020 年 1 月 1 日的事情了,可是感覺才剛發生。

不為變現違創作初心 粉絲 Feedback 是經營動力

Fans at concert
Source: Envato Elements

談到對 Podcast 的未來規劃,Kenji 表示,現階段不會把 Podcast 經營變成事業重心,而是繼續把它當成興趣在做,「因為如果把創作當成事業就勢必得想辦法讓更多人聽到你的作品,到時候你可能為了推廣作品而被迫做自己不喜歡的內容,陷入自己不喜歡的狀態。」

在工商合作上,他們也只會挑選符合節目調性的廠商及商品合作,以維護節目的品質。「之前有快消品的廠商尋求合作,但我們節目主要是聊科技的,和快消有點差距,為了不讓廠商投資而不見成效以及維護節目的品質,還是婉拒了廠商的好意。」

Kenji 說,他們的 Podcast 每一集收聽人數有到 1 萬就已經很感激了,而在過程中聽眾對他們的 Feedback 是驅動他們繼續經營的動力。

對矽谷科技業感興趣、想要學習新觀點的你,也歡迎點擊連結收聽輕鬆歡樂的👉 矽谷輕鬆談 Just Kidding Tech,也可以用一個月一杯星巴克的心意支持他們繼續幫你蒐集職場實用情報!

延伸閱讀:聽出職場力! 8 個自我增值的 Podcast 頻道推薦

✦✦✦

Anywhere 是一個未來工作者社群,願景是為未來的工作者創造可能性,增加流動性,以及保有人性化的生活。

點擊下方按鈕加入和追蹤 Anywhere 的 Discord 和 Instagram。喜歡我們的內容,也可以點選珍奶按鈕請編輯喝珍奶!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訂閱電子報,獲得最新event資訊、數位遊牧、遠距工作等新知,不漏接任何未來工作者的消息!

不定時提供優惠資訊!不要錯過!